陕西汽车网首页 - 新闻 - 看车 - 购车 - 用车 - 生活 - 车游中国 - 视频
免费体验营
论坛热帖
热门车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购车 > 今日话题 > 正文
车市遇冷经销商心寒 2011年车商销售什么
2011-01-17 10:29:14 来源:陕西汽车网 字号:||

新年的车市就像罕见的冻雨,“冷清”得让经销商心寒。

新年的车市就像罕见的冻雨,“冷清”得让经销商心寒,原因很简单:国家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的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于去年底到期。无疑,这让“行驶”在高速路上的中国汽车的产销不得不硬生生地转道到普通路上来。值得肯定的是,同样遭受“冻雨”的经销商并没有坐等“天气转暖”,而是积极想法“驱寒”——“提速”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以此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车市透支开年遇冷

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再创新高,稳居全球产销第一。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数据(按上牌数计算)显示,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99亿辆,其中汽车8500多万辆,每年新增机动车2000多万辆。新的一年,小排量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取消,道路交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车市走向不容乐观。元旦期间,记者走访了多家汽车4S店,以及一些汽车展厅,发现看车的顾客寥寥无几。业内预计,全年增速明显放缓已不容置疑。

“元旦三天放假,我们就只接到1张订单。”一家汽车销售4S店的工作人员显得很无奈,而去年12月份一个月他们就销售了近300辆。

记者走访了多家汽车销售商,他们一个共同的看法就是:受购置税优惠等政策到期影响,消费者都已经集中在12月底前提前购车,把今年1月的销售“预支”掉了,整个车市透支现象严重。

此外,自2010年以来,消费者用车的成本显著增加。“停车费、油费、保险费等齐上涨,一年下来,整体成本增幅达到10%-20%,这也影响了普通消费者的购车热情。”

昨日中午,在西部汽车城的一家车行里,记者看到一位销售人员竟然躺在车里睡得喷香。“这应该是我们遭遇的最冷清的一个元旦了吧。”汽车城内一家国产车车行的一位销售人员对记者说。

售后市场利润来源

面对冷清的销售市场,心情沉重是自然的,因为靠卖车挣钱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头脑冷静精明的经销商最先找到了应对之策:提升售后服务水平,在售后服务上下功夫,并以此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当然,售后服务水平的提升和创新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持之以恒地改善,但一旦形成了高质量的稳定的售后服务体系,有了消费者的肯定,有了市场的认可,将其作为利润的新增长点完全是可行的。

根据欧美国家的统计,汽车的销售利润在整个汽车业的利润构成中仅占20%,零部件的利润占20%,50%至60%的利润则是从汽车售后市场服务领域中产生的,而且这是汽车产业链中最稳定的利润来源。甚至有人将售后市场称之为“黄金产业”。

据记者了解,在欧美发达国家,近年来汽车的总体增量几乎为零,甚至是负增长,但是这些国家的汽车厂家和经销商效益依旧不错,其原因就是从汽车售后服务中获得了稳定的保障。

据了解,一般情况下,一家4S店售后汽车保有量达2000辆就可凭借服务利润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在对汽车销售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取消后,产销会受到影响,汽车4S店应在提升服务效率,提高顾客忠诚度上下功夫,在拓展汽车后市场产业链、提供增值服务上获取更多利润。

诚信如一坚持不懈

但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车主对很多汽车品牌的售后服务质量明显不满意。在与一些车主的交谈中,他们往往抱怨,买车的时候4S店是相当热情,一旦车辆成交就会出现变化,去保养维修汽车或者进行信息咨询时,商家更是另一番态度,根本没有什么服务。

因此,服务质量就成了4S店留住顾客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些品牌的售后服务就比较成功的,像通用别克的“别克关怀”、一汽丰田的“专业对车诚意待人”等,都凭借良好的售后服务质量形成了良好的售后服务品牌形象。

其实,在不同的季节,各大品牌也在推出各种形式的售后服务活动,比如成都的马自达、上海大众等厂商都推出了“冬季关爱随行”活动,邀请车辆养护专家现场指导车主如何做好冬季保养,学习冬季安全驾驶技巧。但是,汽车售后服务质量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出来的,需要从基础夯实,以诚信的态度,专业周到的服务保障,着眼长远,坚持不懈,方能树立高质量的售后服务品牌,也才能真正实现经商们眼中的新的利润增长点的目标。

更多
相关阅读:
看完新闻后,你的评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