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30日下午,国际汽联针对“F1摩纳哥站比赛中发生的迈凯轮车队涉嫌操控比赛结果、调整车手比赛成绩"的行为进行调查后得出了最终决定——因为证据不足,迈凯轮车队不存在操控比赛结果的行为。这也最终宣告,迈凯轮车队不用再为车队和车手之间在比赛中的对话进行任何解释。
国际汽联的调查报告中描述到:在经过了对车队与车手之间的无线电通讯纪录的认真查询和分析,并结合国际汽联赛事监督官员的报告和全部比赛数据的参考后,国际汽联认为迈凯轮车队在事件发生过程中没有做出违规动作,因此国际汽联不会再对此事进行更进一步的调查。
报告中,国际汽联附注了调查中涉及的7大关键事实,以此证明迈凯轮车队的行为并无违规嫌疑:
1、在摩纳哥街道赛中,(因为事故发生几率较高)“两停"战略是非常正常的进站安排。当然,如果不考虑安全车出现的可能,那么只进站一次会得到更好的成绩。——以此证明迈凯轮赛前为两位车手安排的“一次、两次”进站都是非常合理的。
2、在过去的5年中,F1摩纳哥站曾经有4次因为赛道事故,赛事主管派出了安全车。——以此证明对进站策略进行特殊安排是非常合理的。
3、根据现行F1比赛规则规定,任何车队必须在最后一节排位赛前就制定出对于车手进站时间和次数的安排。——因为车队都选择在最后一节排位赛中为车手调整最终载油量,因此迈凯轮赛前为汉密尔顿安排的进站计划也很合理。
4、根据国际汽联赛事监督在排位赛后对于汉密尔顿赛车进行的“补油”过程中就已发现汉密尔顿比阿隆索多带了大约完成5圈比赛的油量。——这与汉密尔顿赛后透露的信息相符,因此,迈凯轮并没有隐瞒事实的行为。
5、汉密尔顿排位赛所带油量能够保证他在决赛中在安全车出动的情况下使用一次进站的策略。
6、周日的决赛中安全车并没有出动。
7、迈凯轮赛车在决赛中单圈成绩要比竞争对手都快。——他们根本没有理由使用非正当手段获取胜利。
此外,国际汽联还针对F1比赛的部分约定俗成的惯例进行了解释:
首先,任何一支车队的最终比赛目的都是要追求分站冠军。并且在能保证冠军到手的情况下,让另一位车手追求分站亚军的位置。
其次,因为阿隆索首次进站前并没有安全车出动。因此,“安全车”风险就转移到了汉密尔顿进站前的时间段。如果遭遇“安全车”,汉密尔顿完成进站后就只能排在队伍后半段,那样之前建立的领先对位就丧失了。(主要考虑可能被法拉利马萨抢得第二位。)
因此,在阿隆索出站后依旧排名第一的情况下,让汉密尔顿立即进站既能防止使用两停战略的赛车超过汉密尔顿也能依旧保持和其他使用一停战略的赛车的距离差距。而且,汉密尔顿依旧在赛道条件非常好的区间内进行比赛。
随后,因为类似的原因,汉密尔顿的第二次进站也被车队安排稍微提前于计划时间,以此保证他的第二名位置。
如果占据第一的不是阿隆索,那么迈凯轮可能考虑冒险等待安全车出动,直到汉密尔顿用完车载燃油再安排进站。凭借“一停”战略和第一位的对手抢冠军。但是,因为排名第一的是队友,因此,迈凯轮当然会选择风险更小的“两停”战略,而不是局面更加混乱的非正常进站策略。
然后,比赛中迈凯轮车队要求车手稍微降低车速也是在两位车手占据了较大领先优势情况下的安排。这样的安排完全是车队防止发生不必要的技术故障,并且为以后的比赛保留赛车最佳性能发挥空间进行的必要措施。
最后,由于迈凯轮赛车在摩纳哥站比赛中占据了决定性的巨大领先优势。因此,他们完全没有必要动用任何手段去使用“违规车队指令”来获得车队利益。
从以上的事实证据和比赛的常规思维来看,迈凯轮车队已经非常明确的避免了被牵涉进随意安排车手比赛排位,操纵比赛成绩的嫌疑。更因为本站比赛中,没有任何其他对手(比如法拉利)与迈凯轮发生直接争议。迈凯轮车队的“违规车队指令”事件就此正式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