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汽车网首页 - 新闻 - 购车 - 车游中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厂商 > 正文
长城汽车80亿押宝节能与新能源产业
2012-06-01 09:39:37 来源:证券日报 字号:||

日前,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对表示,到2015年,长城汽车将投入80亿元人民币用于汽车产业链的布局,其中主要是针对动力节能与纯电动车产品的研发。

日前,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对表示,到2015年,长城汽车将投入80亿元人民币用于汽车产业链的布局,其中主要是针对动力节能与纯电动车产品的研发。


  按照长城汽车规划,该80亿元投资中,50亿元将用于兴建新的技术中心,展开技术层面的研发,其中10亿元将用于打造新能源的专业化及产业化;另外30亿元将用于搭载节能与新能源技术的产品研发。


  技术合作模式转变


  “长城与CODA公司的合作是优势互补。”在谈到近期与美国CODA公司的合作,魏建军如是说。凭借长城的制造实力,以及CODA公司在电动驱动系统和电池方面的技术优势,双方在2014年将实现首款电动车的量产。


  按照双方协议,合作也是各取所需,通过这种合作技术共享,通过共同的技术研发,各自销售到不同的市场,“以长城为基础,我们给他做代工,它去打它的市场,我们做我们的市场。”


  而这种只合作不合资的模式不仅是在长城纯电动车领域,在传统的节能动力打造方面,长城与国际巨头之间也如是。


  据了解,为配合国家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汽车发展政策,长城汽车从2005年开始就对节能与新能源车进行预研工作。


  2006年,长城汽车成立新能源工程研究院,与多家国际知名零部件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同年8月,长城汽车与德国博世公司联手,成功开发了“智能节油王”INTEC电控高压共轨2.8TC、2.5TC柴油机,改变了“SUV油老虎”的观念。


  目前与长城保持战略开发合作的外资零部件巨头包括发动机、变速器设计方面的博世、马勒、四轮驱动技术的博格华纳,动力总成的德尔福等12家企业,合作内容也从产品配套升级为广泛的技术合作与研发创新。


  “虽然与外资巨头有合作,但不会合资,因此从研发零部件领域的产业源头上,长城就拥有独立知识产权,也将利润控制在自己手中。”除了销量增长的原因,长城汽车新闻总监商玉贵在近日对《证券日报》表示,企业整合顶级资源能力更重要。


  节能产品占据主导


  虽然长城汽车已与美国CODA公司签约生产纯电动车(新能源车),但长城汽车的重心仍然会放在节能产品(包含混合动力)。
 

相关阅读:
看完新闻后,你的评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