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理论我们甚至可以把它当成一条公式般的存在,而把这条公式套入到一台改装车上面,那就可以说明它到底是不是了。这台BMW M3,首先从改装清单上可以看到,车主为其加入了一套Arkym出品的干碳纤维小包围。虽然说这套小包围相比起那些经过正统德派改装的车来说真的变化不大,但如果从理论上、公式上来说,它确实又已经有了改变,已经向大家展示了这台M3个性化的一面,虽然有多少勉强,但也达到了要求。至于性能方面,笔者在前文中已经说过车主为其改了什么,同样地也算是勉强对动力性能进行提升吧。
图:这些便是这台M3所使用了的改装部件。
当然了,既然说得是勉强,当然有部位让人感觉不满的,外观好了、动力也算好了,但为何不加强操控能?从改装清单上,笔者并没有看到任何一件提升操控的悬挂系统部件。虽然说,M3在经过M-Power的细心调校之后,操控性能已经相当不错,但还是那一句老话,再怎样调校都逃不掉客人对于舒适性的要求,这是必须妥协的。然而这样的妥协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避震肯定会软,就算已经有电子调校系统也好都依然不会有太大的作用。所以理论上来说,操控性能方面是肯定会有影响的,那为何不对其进行提升呢?当然,理论归理论,每个人对于车辆的要求都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或许车主认为这样的硬度已经足够也不一定。不过,说到操控性能的提升还是有的,只是这个操控性能应该也只能在赛道上体验了,在日常体验到更多的是安全性。车主为这台M3更换了一套Brembo GT系列的套件,前轮采用对向六活塞的卡钳加上后轮四活塞的卡钳足以把这台近乎原厂动力的M3制服了。各位说,拥有如此强悍的制动力,如果没有一段很长的路线加速,并且需要重刹车来减速的话,又如何能够体现它对操控性能有帮助呢?这在日常使用貌似很少机会出现吧,所以它只能在赛道上才能体现。至于日常,不要玩了,这么强的制动力,碰一下已经是停车的状态了,又怎能发挥呢。
图:动力性能的提升并不多,一套Okada的强化点火线圈再加上一套排气系统便是动力强化的全部,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日常使用的话,M3那420匹的动力其实已经相当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