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汽车网首页 - 新闻 - 购车 - 车游中国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购车 > 评测导购 > 正文
华丽上身  一汽大众展前CC评测
2010-06-29 14:58:05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为什么好的设计会迷住我们,那是因为设计师把他的思想融入了这个物体。例如上海世博会内让人流连忘返的展馆就是设计与思想融合的例子。而在汽车的领域,最近我们接触到的一汽-大众CC让我们再次体会到了设计的...

  当TSI+DSG遇到运动化的底盘

  架路上,我能感到CC用更硬的悬挂在强调运动性。碾过那些路面凹凸不平之处,车轮的弹跳相当干脆,比同技术平台的迈腾要硬30%。在改变车道时,方向盘上的感觉更加直接,回正的力量也更大一些。国产CC采用的是2.0升TSI涡轮增压发动机和6挡DSG双离合器变速箱的组合。这台动力系统,已经应用于大众旗下多款车型,可以说是成熟有余。这样的动力系统在CC上的表现依然从容。在路口红灯后起步,稍微深踏油门,在片刻迟疑后,280牛·米的扭矩便能轻松把CC推动起来,加速感还是相当明显。而在城市拥堵情况下,DSG变速箱也表现出较高的顺畅度,没有出现明显的顿挫感。感觉就如同传统的自动变速箱一样顺滑。但当我们在车库中的坡道上倒车时,如果轻踏油门,会感觉到明显的振动,就像一个新手驾驶手动挡车时还掌握不好离合器时的感觉。


  试驾路线中很大部分是高速公路,在这样的地方CC体现出了德系车型擅长高速的特质。当车速跑到120公里/小时左右,整车悬挂给人非常稳健的感觉,方向盘维持直线行驶的能力也很强,不需要过多的修正就能顺畅地前行。这个时候车窗和前风挡的风噪控制也属于中上水平,车内惟一比较明显噪声源是来自轮胎和悬挂跳动时低沉的声音。

  在一段连续20公里的直道上,我们体验了CC的高速能力。这套200马力的动力系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够用了,它很容易把CC推到180公里/小时以上的车速,而且100公里/小时以上中途加速也绝不拖泥带水。


  CC上还装备了几项聪明的辅助驾驶系统:ACC自适应巡航、LaneAssist车道偏移警示,这两项都是跑长途的利器。而对于新手来说,ParkAssist智能泊车辅助系统也是救星。我们在高速路上就一直开启前两项系统。ACC自适应巡航,很容易就上手。首先设定好自己需要的速度,接着在跟车距离上进行选择,然后我们的双脚就可以休息了。ACC系统通过车头标下面的车距传感器检测与前车间距离。当前车速度小于我们设定的速度时,遇到前车刹车,CC也会自动刹车,保持车距。而且刹车力道控制得非常舒服,甚至比一些新手处理得还要妥当。但前车加速或者前面没有车的时候,ACC系统又会自动驾驶至我们设定的速度,真是相当省心、省力。这套系统在30公里/小时以上都能起作用,如果遇到前车低于这个速度,系统会先大力刹车,然后当速度降至30公里/小时,利用声音和仪表盘上的图形提示驾驶者接管“驾驶权”。使用过这套系统后,我最大感受是汽车向全自动驾驶又跨出了一步。另外,CC上的车道偏离警示是通过车上的数字摄像机记录车道标线的,当车出现偏离车道时,仪表上的显示屏会出现提示,甚至方向盘上也会有加上一定力矩进行提示。遗憾的是我们驾驶的这台试驾车上,这一功能始终没有被激活,可能是和道路标线的不标准有关系。


  我们还小试了一把CC的弯道性能。不同速度通过90度弯道,CC的车身体现出很高的刚度,车内没有任何内饰部件因车身微变形而产生的杂声。以60公里/小时左右的车速入弯,车辆的侧倾控制得“有礼有节”,驾驶座上的我感觉信心很强,正常转动方向盘就能控制。即使用更快的车速入弯,当达到轮胎的摩擦力上限后,CC也只是带有轻微的转向不足,车尾与后轮的跟进相当配合,整个过弯的姿态也算舒畅,在车内只需要多加一点方向修正即可完成整个弯道驾驶。

  这次试驾活动的距离超过400公里,可谓真正的长途试驾。虽然整个过程中我们对国产CC的性能也表示赞扬,但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CC那华丽的外观。脑海中留下最的多的还是那些路人的驻足观看和其他驾驶者投来的关注目光。试想一下,如果这样一辆充满工业设计美感并拥有200马力的德系车,以28万元—32万元的价格出现在一汽-大众的各个展厅,那么,很多有独到审美观的人是躲不开这种吸引的。

 

相关阅读:
看完新闻后,你的评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