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一场事故中,碰撞双方的尺寸大小和重量起到主要作用,其中体积小重量小的一方明显地处于劣势地位。重且大的一方会推动轻且小的一方后退,这也就意味着乘坐于重且大一方的乘客会受到更小的冲力。受力越大则危险越大,所以乘坐轻且小的一方车内的乘客更容易受伤。即使不是两车相撞的情况,比如车辆撞上固定物体,依然是重车有利,因为它会尽量地让它所撞击的物体移动、变形或弯曲。
而考虑到乘员安全因素,更大的车辆依然比小车更安全。这就是为什么牺牲车身尺寸以换取燃油经济性的同时也会损失安全性。这就促使今天的汽车厂商在生产汽车时为了减少油耗更多地去选择研发更高效能的内燃机和混合动力系统,而非单纯地降低车身尺寸。
尽管混合动力汽车与相应的传统汽车版本共享相同的结构和大多零部件,它们依然是在重量上远远超出同级传统汽车,这是因为增加了混合动力系统和电池的缘故。一部混合动力的本田雅阁重量是1.63吨,而传统版本是1.42吨,混合动力版本的丰田汉兰达重量2.04吨,普通版本是1.89吨。
在本次研究对象中没有包括丰田普瑞斯和本田Insight,因为这两款汽车只有混合动力版。分析者在研究时考虑了诸多因素,包括车型年、驾驶者年龄、车型成熟度、车型普及率、维修情况、车系和车况等。
混合动力行人保护
IIHS研究机构的另一份独立报告中称混合动力汽车比普通汽车在发生事故时伤害行人的概率更大。
分析者在做该份研究时选择了17对混合动力车和相应的传统动力版本。这些车型来自于2002-2010款,计算年份为2004至2010年,累计有25382次事故和290万个风险事故。
在这份报告中分析者使用的数据是人身伤害责任保险,该险种用于赔偿过错驾驶者驾驶车辆所导致的其它车辆中乘员或路边行人发生伤亡时的医疗等相关费用。权益主张概率是指每1000个投保年(一部汽车投保满一年或者两部车型投保满6个月都被视为一个投保年)中权益得到主张的次数。 在此过程中分析者尽量剔掉了差异化因素,包括车型日历年、驾驶者年龄、车型成熟度、车型普及率、维修情况、车系和车况等。
Moore表示:“这种原因可能是因为混合动力汽车特别是在纯电动模式情况下一点声音都没有,行人不容易察 觉后面有车接近。”
随着混合动力汽车越来越得到普及,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也正是之前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所提出的问题之一。今年早些时候国会给这个机构三年时间用于督促新型的混合动力汽车或是纯电动汽车加装提醒行人的声音报警装置。
Moore指出IIHS的研究报告也并不能完全地反映出事实,一些事故也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单纯因行人过错而发 生的事故依然会被记在混合动力汽车的头上,这只是一个统计意义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