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重创日本汽车企业
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与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同时也重创了日本汽车产业,并对全球汽车产业造成深远影响。日本大地震导致灾区众多企业设备受损,包括丰田、日产、本田、铃木、马自达、斯巴鲁等多家汽车制造商的工厂停产,加上日本采取计划停电措施以应对严重受挫的供电能力,企业恢复生产遭遇困境。零部件无法按时交货,成品组装成无米之炊,不仅影响日本国内生产,也令有10%关键部件仰赖从日本进口的日本海外工厂面临困境,而与日本企业有供求关系的众多国际企业也不可避免受到连累。
这一轮的停产风波让日本汽车产业"大伤元气"。本田、日产和铃木分别损失2500万美元,丰田每天损失则超过7300万美元。本田公司有113个直接供应商位于地震灾区,日产英菲尼迪的数家工厂和运营中心在地震中受到损坏。
这场特大地震和海啸使日本汽车产业遭受重创,并波及到其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海外产业链。据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的预计,在截至明年3月31日的一个财年内,日本国内汽车销售量将较此前一个财年下降3.3%,至445万辆,而这将创下自1978财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锦湖轮胎陷入“质量门”
2011年央视的“3·15”晚会上,锦湖轮胎在轮胎制造过程中存在违规生产的严重问题被揭露出来,引发了巨大的反响。为了保证轮胎品质,锦湖轮胎制订了严格的作业标准,然而在制造过程中,锦湖却并没有按照标准生产,而是大量添加返炼胶,标准规定的是一套,而实际操作的却是另一套。
其实,早在央视曝光前2、3年,关于对锦湖轮胎质量问题的投诉声就一直不绝于耳,特别是一些原厂车装配锦湖轮胎在使用较短时间后(3个月-1年)就出现鼓包、爆胎、裂纹等问题,但大多都被以“消费者非正常使用”为由拒绝赔付。
3月27日下午17时,锦湖轮胎全球总裁金宗镐、中国区总裁李汉燮通过央视《消费主张》栏目,面对镜头正式向广大消费者发布道歉声明,称锦湖轮胎高层在赶赴天津工厂进行严格内部调查,调查发现了被报道的工段存在不按照公司的内部标准进行生产的事实,也确认了锦湖轮胎(天津)有限公司经营层和管理监督人员疏于履行职责的事实。
随后,锦湖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大规模的召回,锦湖轮胎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市场部金炯佑总经理表示:目前,“召回”其实已基本完成,余下的大多是免费理赔范围内的轮胎,而锦湖轮胎(天津)此次召回行动,也让人们对于汽车配件产品质量维权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2011年4月11日,杭州市武林路段一辆正在运营的纯电动汽车发生意外自燃事件,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该事件的发生使正在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蒙上了一层阴影,业内也就此展开了一段关于电动汽车安全问题的大讨论。
据悉,杭州是国家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城市之一,今年将要新增的600辆出租车中,有200辆是纯电动出租车。此次发生自燃的车辆是杭州市今年1月初首批投放营运的30辆纯电动出租车之一,投入使用才两个多月。这30辆新能源纯电动出租车中15辆为众泰朗悦EV车型,另外15辆为海马普力马车型,而此次发生自燃的车辆属于众泰品牌。
今年6月8日下午3点,杭州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协调小组办公室等多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此次自燃事件的鉴定结果:本次事故发生不能认定电池单体设计、制造方面存在质量问题,而是电池成组后不能完全满足车辆使用环境的需求,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电池漏液、绝缘受损以及局部短路的情况,且未能及时发现,在经过多次重复使用以后,隐患显现,引发本次事故。
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在接受汽车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杭州市4.11新能源出租车自然事故,只是在新能源汽车创新和示范试点过程中遇到的一次挫折,是可以被理解的,希望社会大众能够给新技术、新产业一个宽容的环境。即便是传统企业,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我们也能看到其自燃的事件。由于新能源汽车是新鲜事物,社会很关注。但这次事故的发生也让相关企业、机构和政府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存在着技术上的难点,需要加大科技研发、坚持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